最全展会,最多服务,最深解读,就在好展会!

新闻

比亚迪顺利脱身?电池系统安全检测未达国外水平

时间:2012-08-09   

好展会网  电池专题

在经过2个月的调查后,8月3日,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及工信部四部委组织的13名专家组在“5·26”交通事故车辆质量鉴定结果发布会上表示,“比亚迪的E6电动车安全性方面没问题。”

  当晚,比亚迪(002594)发布公告称“5.26”事故整车安全设 计无缺陷,此消息直接导致8月6日早间比亚迪股票直线拉升,最高点该股报15.59元,大涨8.19%。截到收盘,日涨7.22%,报收15.45元,一扫连日来阴跌愁云。

  事实上,在该事故发生以来,比亚迪股价已下跌约四成。

  本报记者也从比亚迪内部员工了解到,近期有大的投资者因为近期股价连续下跌,特意给比亚迪高层发邮件表示担忧。

  另外,据比亚迪内部员工透露,在大幅裁员之后,受“5·26撞车事件”影响,上个月比亚迪诸多员工放假近半个月。截至目前,比亚迪汽车相关事业部仍有很多员工处于停工状态,基本工资照发,但工厂并不开工生产。

  电动车六大检测机构

  从当日发布内容看来,一切结论都非常有利于比亚迪。

  质量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表示,E6车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上的安装布局、绝缘防护及高压系统等方面设计合理,总体未发现设计缺陷。

  吴志新介绍,E6纯电动出租车是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内产品,通过了国家相关检测机构的整车碰撞安全、系统电安全、电池安全等试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即便如此,市场上对纯电动汽车以及国内电动汽车的安全检测担忧依旧存在。

  作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汽车分委会主任吴志新也提到,国内目前电池单体、模块的安全标准要比国外普遍要高,但电池系统的安全检测并未达到同样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业界,以E6为代表的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可以代表国内行业先进水平。那么E6在上市之前,经过了哪些机构哪方面的安全检测,外界一直对此知之甚少。

  “电动车在中国是新兴产业,国家授权的检测机构全国有六家长春汽车研究所、国家863计划研究中心、襄樊试验中心、上海检测中心、重庆检测中心可以对车辆上公告前(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做检测,包括安全的试验在内。电池则有3~5家,包括北方车辆研究所。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各个整车检测中心也能按国家的标准做检测试验。”吴志新向本报记者介绍。

  在“5·26”事故后不久,比亚迪人士曾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运行的E6车型(车型号为QCJ7006BEVF)在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了全部试验,已获得工信部汽车企业及产品公告以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3C认证证书,进入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第六批)。

  在此语境下,比亚迪试图从法理上说明自己的安全性是“合法”的。但事实上,作为新兴行业,电动汽车安全检测需要迈过的“坎儿”很多。

  对此,比亚迪号称,E6为例,该车型安全性方面满足GB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20072-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T18384.1-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国家标准要求。

  另外,动力电池也通过了国家检测中心检测符合QC/T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车内19个非金属可燃物品阻燃特性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要求。

  此外,比亚迪称,为了进军欧美市场,E6也按照美国FMVSS标准,美国US-NCAP以及美国保险协会IHSS试验工况进行了验证,同时满足ECE R100要求。

  尽管比亚迪借专家组事故车辆质量鉴定结论,回应了外界关于其电动车安全问题的质疑。但能否真正彻底消除市场和公众的疑惑,及电动车在未来运行中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还有待观察。

  比亚迪“顺利脱身”?

  而针对此前业界质疑的比亚迪“电池包未经过检测”,专家组也专门对此进行了鉴定。

  根据当日比亚迪公布的鉴定报告显示,在6月份,专家组对比亚迪的电池包物料(电池包密封上盖、模组缓冲垫、正负极动力线、正负极动力引出支架、手动维修开关外壳支架、动力铜排绝缘套管、电池包信号线槽、铜排保护盖等)进行了专门检测,最终,专家组认为,比亚迪E6电池包内所有聚合物零部件均有阻燃性,最低等级为FV-1/UL 94 V1。

  这意味着比亚迪“电池包”首次经过第三方力量进行了安全测评。

  尽管从当日公布的检测报告看,对比亚迪电动车安全问题给出了颇高的评价,而8月6日在资本市场上也得以股价大涨的呼应,但亦有观点认为,对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而言,是否利好?效果待看。

  在给予比亚迪高度评价的背后,业界依旧存有相关检测机构和政府部门或许出于担忧不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所以让比亚迪“顺利脱身”的担忧。

  无论比亚迪能否真正脱身“5·26”事故,但事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问题仍待解,即相关强制性标准的缺失。

  “尽管在现有标准中没有特别强调系统的重要性,但是在整车的碰撞试验中,实际上是对系统的一种考核,包括绝缘、电解液泄漏,还有电池安全事故、安全功能设置等。”吴志新介绍,他们正在做整车电池系统安全的研究,希望在电池的安全标准中补充电池的系统安全,但是不会去掉单体和模块。

  “没有绝对的安全,该事故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吴志新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在做车辆星级标准测评,希望技术能有所革新。如国外正在研究电池内部的新材料和技术,比如隔膜,凝胶状的电解液等。


(好展会网  电池专题  )
免责申明:
1.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
2.信息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信息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证。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方式qq:211973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