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红炜:驳“青海光伏三大罪状”
前一段光伏专业网站上纷纷转载一篇题为“青海反常规扩容或将加剧光伏产业困境”的文章,直指青海今年再建1GW光伏电站的三大“罪状”: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时候“逆市”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在“弃光”现象严重的前提下“雪上加霜”;“与国家电力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节奏是不相符的”。更定性青海光伏发展“违背了市场发展规律”。笔者读后,从题目到内容很有点不同看法。
青海光伏不是“逆市”而是顺势而为。中国光伏产品产能近50GW,全球需求量30GW,谁都明白产能严重过剩。同时过去赖以生存的境外市场严重受限,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解决的办法无非两个:或是就此让这些民族的精英企业安息吧,或是尽一国、一省之所能,能够扩大一点内需就扩大一点,给我们的民族工业以喘息之机,便于优秀企业对竞争乏力企业的有序整合,毕竟那不是别人的财富。扩大光伏产业内需市场,青海的自然条件“超好”,青海不来承担,谁来承担?青海虽然不富裕,但他努力做了,过去一年的工作赢得了光伏企业的尊重,笔者不知为何这是青海“逆市”之为?猜想原作者是指青海在打造光伏终端市场同时希望吸纳上游产业进入的行为,既建设发电市场又建设使用市场,构造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何错之有?至于上游企业投不投资,企业自己会做出正确判断。
青海光伏不是“雪上加霜”而是雪中送炭。如果有机会,光伏研究人员一定要深入青海光伏终端市场去看一看,即使进不了青海省电网公司总调度室,也一定要进入光伏电站项目公司的中控室,去看看2011年青海42个项目,1个GW是如何并网,如何发电的,特别是今年4月初经过青海省领导召开专门会议后的并网发电情况,再去问一问各项目公司计划发电多少,实际发电多少,他们的总公司对投资结果是否基本满意。如果你去不了,笔者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情况:今年5月8日,青海42个光伏项目全部并网发电时出力的结果是72.2万kw,接近最高出力理论值80万kw。作为民营企业“中国风电”的第一个光伏电站项目——德令哈20MW项目,2012年计划发电5000万kwh,截止6月底实际发电2438万kwh,这还是在上半年不断技术调试,经常下雨前提下取得的结果。今年这家公司又努力争取到二期20MW建设许可,如果一期效果不好,企业为何要自己给自己“雪上加霜”?
青海光伏产业发展布局合理、节奏稳健。认为青海光伏发展快了,“与国家电力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节奏是不相符”。先说“布局”,所谓“国家电力布局”的准确内涵恐怕原作者自己也解释不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最适合的地方布局就是正确的布局。青海发展光伏的自然条件最好,不在青海布局难道去一个不适合光伏发展的地方布局?再说“节奏”,这不,国家能源局新近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又将光伏发电终端建设目标从15个GW提升到21个GW,过去一年中,从5GW到21GW,国家这已经是第三次提升了,青海始终是4个GW,青海不是发展快了,而是慢了。
发表以上意见的,是著名研究机构“中投顾问”的两位专家,无论是观点还是文字都与其身份不相符,怎么看都是不懂光伏市场的记者为了吸引眼球篡改他人本意编造的耸人听闻之说。同样作为研究人员,笔者痛斥这种无耻行为。更重要的是,新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不出偏差,没有偏差的纠正人类就没有进步,无论研究人员还是媒体,对于青海光伏建设这一人类对新能源发展最重要的尝试,应当具有更加全面深入、令人尊重的视角。
(好展会网 太阳能光伏专题 )
相关文章
- 施迈茨SWG真空夹具——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太阳能光伏工业最佳解决方案
- 2014第六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圆满落幕
- 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
- 2018上海SNEC光伏大会盛大举行,中部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同展招商,展位火热预定中……
- 2009中国(昆山)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
- CIPV EXPO新闻稿件_《CIPV EXPO 2012,专注光伏产业整体推进》
- 2016年中国北京光伏四新展 & 中国国际太阳能行业博览会_展商名录_展会会刊
- 迈着春天的脚步 2012中国光伏四新展拉开大幕
- 2010(第五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工业展
- 新政策、新格局、新发展--第四届中国西安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展览会将于8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