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展会,最多服务,最深解读,就在好展会!

知识

会展人才培育话说一年又一年量增没有带来质的提升

时间:2009-08-20   

好展会网】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会展业的专才?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会展专才?”这是展览界和教育界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据劳动保障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会展业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从事经营策划的管理者有15万人。而我国具备会展管理与运营的职业人才还不足200人,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的会展业,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br><br>  进入200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广西财经学院等已成为主要会展人才教育机构,同时,新的会展教育机构还在以逐年递增的态势向各地蔓延。以美国CEM为代表的境外会展培训在国内风风火火。而联合机构张强先生倡导的会展角色演练,也给展览培训注入了一股新的理念。<br><br>  目前,会展教育培训机构区域分布,总体上与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是相吻合的。其主要人才教育培训机构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会展发达城市。但对一些会展起步晚,起点却很高的新兴会展城市来说,专业展览人才的缺乏,会展人员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当地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大连、山东威海等地的一些区域也开始高度关注会展人才培养。<br><br>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底与会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包括港澳台),开设会展专业和方向的学校(包括本科、高职高专)大约在50至60所左右。短期内的会展培训机构约20家。去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会展策划师”正式列入职业分类,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推动相关教育的发展,促进会展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br><br>  然而,就在教育界全力为会展开设教育培训机构之时,一些业内专家也为会展教育的“急行军”表示担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会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可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会展人才短缺,这是展览业界不争的事实。但会展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会展业目前究竟需要多少专才?”这是教育界应该及早面对的问题了。因为,随着会展教育培训机构逐年增加,即将产生的会展人才就业压力,也随之显现。<br><br>  据介绍,在会展业相当发达的德国,会展教育机构只有3家;而在香港,只有香港理工大学一家开设会展专业,而且只有4门课,社会培训方面,只有香港会展协会在做资质培训;在澳大利亚,只有两所大学;而在美国涉及会展课程的院校有60所,真正以会展教育为特色的也只有4-5所大学。与香港和国外的会展人才培育相比,中国在会展教育与社会培训上所投入的精力远远超出了会展本身所能承载的负荷。<br><br>  中国展览馆协会专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张强先生认为,从目前会展教育培训机构的数量来讲,“量”的递增并没有带来“质”的提升。由于众多院校缺乏对会展行业特殊性的了解,盲目办学、攀比办学,加上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足够认识,实践能力薄弱。<br><br>  另外,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无论是在师资培养,还是在教材的规范和课程的设置方面都还不够完善,使会展人才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专家认为,会展人才培养应从总体要求出发,现在及今后会展培训应定位在博、深、精。所谓博,是指要提供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不同内容会展项目的要求;深,是要深入掌握会展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精,就是要精通整套会展业的操作流程,培训时间最好是分期进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需要与会展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走特色人才培养之路。这种特色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细分化、课程设置的独特性以及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br><br>  张强先生认为,要了解会展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及人才结构的平衡,切不可遍地开花。培养目标应以高级管理人才为主。教育大纲和教材的设置应该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国际性、可行性。同时,制订教材的过程应该由会展业内专业人士参与,教育界、理论界等三者结合共同完成。其次,会展专业的教师应该到专业展览公司、展会中参观学习,有条件的还应到国内外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成为既有实际经验又有理论的专业教师。<br><br>  总体来讲,中国会展教育与培训在磕磕碰碰的教育探索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业界肯定的。中国会展教育与培训起步晚,要走一些弯路也是必然的。专家建议,会展教育要走持续健康之路,在借鉴国外成功案例时,还必须要有一个权威机构牵头对会展教育、培训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才能避免教育资源浪费。<br><br>  据了解,目前浙江林业大学会展教育正在进行“订单式”培养的尝试。在整合校内优势资源为会展教育服务方面,上海会展学院已将优秀会展企业作为自己重要的教学资源,这些创新式的教育探索都为中国会展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新方向。<br>
(好展会网  )
免责申明:
1.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
2.信息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信息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证。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方式qq:211973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