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名展—筑巢引凤—大连国际服装节与大连品牌
【好展会网 服装纺织专题】
<p>有人说,大连国际服装节上引来了不少国际大牌,但大连却没有自己的叫得响的服装品牌。此言差矣! 大连国际服装节给大连带来的显著效应之一,就是品牌效应。 在80年代初,能够叫得出名字的大连服装品牌,只有“碧海”、“九星”、“木兰”、“红花”、“玉兔”、“金号”等,屈指可数。 在过去的13年中,大连国际服装节一届比一届成熟。大连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也逐渐提高,各色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让人扳着指头才能数上一阵儿:“碧海”、“九星”依然健在,男西服里又增添了“锋”、“创世”、“富田”、“富哥”;衬衫里有“亚瑟王”、“成吉思汗”、“克得里克”;女装更是多得很,“思凡”、“美欧岚”、“任平”、“莱茉”、“幸福女人”、“衣风格”等等……大大小小品牌有70多个。 大连国际服装节是培育大连服装品牌的土壤与温床,此说绝不为过。与近20年才起步的南方服装业相比,大连服装业堪称前辈。然而,计划经济时期盲目铺摊子、上规模造成的大批量、单品种、少品牌的状况,使大连服装业生产能力和劳动力过剩,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国外品牌做出口加工上,还造成资金不足和产品积压,创品牌、名牌更是难上加难。 正是大连国际服装节重头戏之一的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为大连的服装企业打开了神奇的品牌之窗。“爵士丹尼”、“路易·维登”、“皮尔·卡丹”、“范思哲”、“芬迪”、“BOSS”、“杰尼亚”、“卡地亚”等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国际顶尖级知名品牌,纷纷被吸引了过来,让曾经封闭多年的大连服装业充分认识到品牌对服装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2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博览会上,先后有近千个来自海内外的服装品牌亮相,通过服装博览会落户大连并辐射东北地区的有几百个。如香港的“华鑫”、澳门的“利来”休闲服装,第一年到大连,第二年就拓展了30个销售点,遍布北方各地。这种品牌带来的市场效应,让做惯了外加工的大连服装企业眼热心动,逐渐地由政府要求企业创品牌变成了企业自己要做品牌。 从第5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始,研讨品牌、展示本地品牌、树立大连品牌意识便成为服装节的一项重要内容。服装界、新闻界共同呼吁:要引进品牌意识、设计理念、信息渠道等“软件”,开辟设计师精品台、专门展示大连的名师、名牌;拍摄5集电视专题片《大连名装一品》,将大连的品牌汇集起来,在服装节博览会上共同亮相;市政府出资奖励有品牌意识、在创品牌方面有大动作的服装企业,这一系列推出服装品牌的积极措施,使大连的服装品牌逐步增长。今年服装节前夕,曾多年给日本著名品牌“三越”做外加工的蓝宝时装有限公司,受品牌效应的感染,也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妮蔻”,加入到大连品牌的行列之中。 不能再说大连没有自己的服装品牌了,但大连人也清醒地看到,不要说与世界著名服装城相比,就是与广东、浙江一带比较,大连的品牌数量还太少,规模还太小,影响力还不够大,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还远不成比例,让自己的品牌打到国际市场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他们坚信,有大连国际服装节这面大旗引路,大连的服装品牌一定会火起来,多起来,响起来</p>
(好展会网 服装纺织专题 )
(好展会网 服装纺织专题 )
免责申明:1.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
2.信息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信息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证。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方式qq:2119739037。